司馬遷
關燈
小
中
大
司馬遷
【胡亥和趙高商議說:“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我啊,年紀輕,剛剛即位,天下人都不服我。怎麽辦呢?他就想起了自己老爸,“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先帝巡游,以示自己的威懾,如今我不去就顯得我很懦弱。】
【然後胡亥也巡游去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巡游本沒什麽,在場的眾人其實都能體諒秦始皇,甚至於陪同前去也與有榮焉。
但是想著胡亥做的那些糟心事兒,跟他一起巡游怕都是要被罵的吧。
【對於巡游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們就不說了,秦始皇都不能避免的問題,我不相信胡亥能做得更好。】
【但是這兒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下,為什麽胡亥會想要巡游呢?他的話裏說了,就是因為天下人不服他,那更是在側面說明了當初秦始皇巡游不是沒有用的,而當初秦始皇巡游時,也是天下初定時。】
女子說這話許多人都沒太明白,不明白她為何要強調這個。
難道有人說秦始皇巡游沒用嗎?
是了,想起先時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們,對於他們而言或許巡游的用處真的不大吧,就算有也被他們的怨念消磨了。
【後來他又跟趙高商量,覺得很多人不服他,兩個人一合計,不服,殺了,於是兄弟姐妹們就遭了殃,“宗室振恐。”而大臣們能夠幸免嗎,當然不能,“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公元前 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嬴駟簡直氣得嘴唇發抖,因為嬴政而燃起的那種自信如今已經消失殆盡。
祖宗基業被胡亥丟得一幹二凈,臉也被他丟得一幹二凈了。
許多人跟他一樣,看著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們都順眼了許多,幸虧沒像胡亥一樣啊。
【除了這些,他在把秦始皇的葬禮辦好之後,就又開始修阿房宮,在這裏,胡亥的玩樂本性就開始顯現出來了,他大部分的事情還是遵從嬴政以前的規矩,只是又在宮中養些供玩樂的牲畜,又招士兵守衛鹹陽,又征調糧食,說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太史公予以評價,“用法益刻深。”也就是說咱們以前就認為的嚴刑峻法,這時候是更嚴苛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那到底是怎麽樣的一種嚴苛的法令?
許多人不敢想象,因為他們覺得如今的秦法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了,如果更加嚴苛,那大家都不要活了好了!
【然而“用法益刻深”,咱們輕飄飄幾個字,秦朝的百姓們那可就是遭了殃,本來在嬴政時他們就有所不滿了,但是嬴政是誰,他是那個統一了六國的男人,所以想反的人並沒有那麽多,都見識過他的厲害,都看到過他的成功。可嬴政一死,許多人就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再加上秦朝的律法更加恐怖,這也算是逼上梁山了。】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梁山?
幕中女子怎麽會突然提到梁山呢?
聽聞幾十年前的梁山泊起義搞得轟轟烈烈,女子說的是那次嗎?
看起來倒是挺像的,那時候的大宋比之秦末可能也差不了多少了。
辛棄疾想,收回失地很重要,但是改變現狀也很重要。
這些天他看得分明,一個朝代的興衰都是能從百姓的生活裏看得出來的。
百姓中出亂子了,若是不解決,亂子只會越來越大,直至某天無法鎮壓。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一開始看著好像就那麽一小戳人蠢蠢欲動,但是在很多時候,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帶頭的人,前面有人沖了,他們就不覺得可怕了,於是各地紛紛起義,有些可能根本沒什麽實力,可能拖家帶口的就去了,但是架不住他們人多啊。】
【一開始胡亥聽聞謀反之事,還只是有些生氣,便讓人去處理,得到的反饋自然是,“都是些小賊而已,陛下您英明神武,那些人害怕您,三兩下就繳械投降了。”這樣的話,秦二世自然樂意聽,然而等他都知道真相的時候,秦國已經成為一個篩子了。】
奸臣誤國!
奸臣誤國啊!
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地去想。
似乎每一個亡國之君或是惹了大禍的君主身邊都有這麽一些奸佞小人,楚懷王身邊的靳尚,秦始皇、胡亥身邊的趙高,唐玄宗身邊的李林甫、楊國忠,還有宋徽宗身邊的北宋六賊。
這實在是太令人心驚了!
【因為反的人太多,後來秦國的軍隊根本就不夠用,就有人提議讓胡亥放了那些在服役的人,讓他們參與戰鬥,emm……】
【咱們往戲劇性的方向去想哈,之前謀反的那些人,他們是什麽人呢?是許許多多的底層官吏和百姓,而這些官吏不用服役,但是這些百姓要啊,結果就逼得不得不反,反了肯定不可避免地就要打仗,戰場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那些服役的人一看,現在反的人那麽多,而自己飯都吃不飽,還不如一起反了,說不定還能搶口飯吃呢。】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讓這些人去打仗,真是想得出來。
幕中女子說是戲劇性的,但是真的戲劇嗎?只怕是不盡然吧。
那些人有許多都是六國舊人,而那些是什麽人,不還是六國舊人嗎?
雖然不全都如此,但也差不多了。
讓他們在剛滅國就自相殘殺,怎麽可能呢?
嬴政捏了捏眉心,簡直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他為何要把那些個六國舊人發配到邊關、發配到偏遠險峻的地區、發配去幹苦力?
唉,無此子矣。
【眼看著紙包不住火了,感覺天下已經快要大亂了,趙高這個權力還沒玩夠呢,他不想胡亥去聽那些大臣們的意見,大概也是不想胡亥把錯歸結到自己身上,於是他就跟胡亥提建議,說你這天天上朝和那麽多大臣商議事情,太不神秘了,顯得一點也不厲害,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更改,咱們不如神秘一點。】
【於是,胡亥就常和趙高兩個人私底下決議事情,趙高可謂一手遮天,然而這個時候,李斯在做什麽呢?】
大臣們也不知該如何評價胡亥這個公子了。
幸虧是陛下聖明,願意處決了他,若是讓他坐上那個位置,只怕是他們也要反了。
說起李斯,眾人越發氣憤起來。
陛下如此信任他,他怎能如此呢?
若是他們在李斯那個位置定是能比李斯做得更好。
以前立下些功勞有什麽了不起的,大是大非面前拎不清,該死。
眾人這時候站著說話也不腰疼,也不管自己平時裏是不是個貪生怕死愛慕虛榮之輩,這時候看到蒸蒸日上的大秦後來會被搞成這個樣子,都紛紛氣憤不已。
【我們對於李斯的能力一直是持有一個肯定的態度的,但是他上了胡亥的賊船一開始肯定還是想保持自己的地位,讓秦國更加繁榮富強,讓自己能夠名垂千史,但他顯然不會想到胡亥這麽不像話,趙高這麽膽大妄為。】
這也算是陰溝裏翻了船了吧。
李斯還跪在地上。
他能不心痛嗎?
他是看著秦朝一路走過來的那個人。
秦朝如今的功績到處都是他的身影,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然而這個時候他的地位已經不及趙高,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和趙高硬碰硬,只能寄希望於讓胡亥清醒過來,讓他知道秦國是他的國家,可李斯的那一套說辭,在胡亥這兒已經不頂用了,他跟胡亥說現在的起義者們都是那些被徭役賦稅壓垮的人,阿房宮可以先不修了。】
【誰知道他道理多,胡亥比他的更多,胡亥舉了堯舜禹的例子,說人家堯舜禹那麽厲害的都那麽能吃苦,這天下人啊,就是過得太好了,他話鋒一轉,又說這些人“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那些窮困的東西有什麽好學習的呢?“朕尊萬乘,毋其實,吾欲造千乘之駕,萬乘之屬,充吾號名。”他認為他是萬乘之主,他的東西就應該是最好的,這才配得上他的名號。】
呸!
百姓們巴不得沖著胡亥吐口水。
他們如今個個都瘦得皮包骨頭了,他們還活得太好了。
見過不要臉的,真是沒見過像胡亥這麽不要臉的。
以往不管是說的誰,眾人還能冷靜,現在說到胡亥,那是冷靜不了一點半分。
【好家夥!然後他理直氣壯地說,先帝建立那般的偉業,他自己個兒才登基了兩年,天下便有了那麽多反對者。一般來說,說到這兒就該自我反思了吧,誒,胡亥就偏不,他開始PUA了,“你們不能平定叛亂,到這兒來怪上領導了?做事做不好,現在又要我暫停先帝的功業也就是阿房宮的事情,要你們何用啊?”】
【然後李斯等一眾人就被下了獄,這麽一看,胡亥也不算個草包,至少能言善辯吧。攤手.jpg】
什麽pua,什麽jpg,沒有人在乎了。
所有人都開始譴責胡亥。
“此子厚顏無恥!”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陛下雖嚴,可到底建立這天下偉業,他算哪根蔥?我呸!”
一時間,先時還對秦始皇不滿的人都開始為秦始皇說話了。
有個這樣的不孝子,也是個可憐人了。
哪有帝王混到他這般的啊!
【但是他這麽做,背後有沒有趙高的推動呢?我想應該是有的,我們之前說了,胡亥即位一開始李斯是不同意的,他認為這不是秦始皇的意思,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勉強答應了,但是胡亥高興嗎?不高興,可李斯在朝堂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畢竟丞相嘛,這樣一來難以避免地就和胡亥的一些觀點沖突,而這些觀點大多數可能都是趙高的意思,這自然讓趙高對自己所掌握的權力不滿。】
【於是,趙高就想辦法整李斯,李斯在獄中多次想要上書胡亥,都被趙高給攔了下來,後來趙高給他編制了一個謀反的罪名,李斯被夷三族,一個權傾天下的宰相就這樣被人害死了。】
額……
眾人的一腔怒火頓時不知往哪處撒了。
不得不說,胡亥真是個狠人啊!
大家一時忍不住站到李斯那邊,忍不住想李斯也是一時糊塗啊!
也不知若他早知道自己的結局他會怎麽做,可不管怎麽做,大抵也不會做相同的選擇了。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深刻地理解了司馬遷說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李斯若是在沙丘死了,那或許他的死就重於泰山了,可他偏偏選擇了這麽一條輕於鴻毛的死法。
可惜啊!
【在古代,栽贓用謀反的罪名似乎屢試不爽,為什麽呢?因為帝王都太在乎這個事兒了,他們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寧肯錯殺不肯放過,這個時候最需要李斯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或者說只有秦始皇真正想搞事業的領導才需要李斯這種事業批,而像胡亥這種專註享樂的,聽到李斯的聲音就煩,一聽對方謀反,好大膽,斬了。】
嬴政點了點頭。
是!是該如此!
所以自己為何先前沒有動手呢?
早在知道胡亥大逆不道的時候就該斬了!
【而李斯這個人,我們一向不覺得他是個什麽多好的忠臣,但是我們卻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秦朝的建立其中有他很大的功勞,秦始皇走向千古一帝的美名,他也是出了不少的力的。】
【落得這麽個下場其實他自己也有責任,如果早在沙丘之變他有不同的選擇,那可能他的名聲不會是現在這樣,然而他的性格導致他不可能會像扶蘇那樣選擇自裁或者是什麽都不顧對趙高和胡亥進行反抗,他更像是一個唯利主義者,他只會選擇看起來對自己最好的一條路,從他私人來說,他的選擇並沒有錯,至少多茍活了兩年。】
李斯垂著頭。
是嗎?
兩年茍活。
可是又有什麽用呢?
他也承認自己似乎真是唯利是圖的人,凡事都考慮著自己的利益。
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真的錯了嗎?
【但我想他死前或許也會後悔,他努力一生為了什麽呢?不就是為了成為那只糧倉裏的老鼠嗎?然而到最後,他早知道是這樣憋屈地死去,不如兩年前痛痛快快地幹一場。】
【或許,李斯一開始就錯了,老鼠不管是在茅廁還是在糧倉,始終只是一只老鼠,他為什麽不能成為一只猛虎,一只雄鷹呢?】
李斯猛地擡頭,精神也開始恍惚起來。
是啊,眾人先時對他那老鼠的說法還覺得很有道理。
可是老鼠始終是老鼠,他們曾經的志向是做一只老鼠嗎?
不是啊!
誰沒有青雲之志呢?
誰不想成為王者呢?
李斯真是錯了。
【李斯一死,趙高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搞出這麽多事,到底想要做什麽呢?無獨有偶,不過是想謀反罷了。大家能註意到,趙高其實也是嬴姓,趙氏,這說明他和秦國皇室是有關系的,不一定是親戚,甚至算不上遠親,可能是同宗,這也是他可以利用的一點。】
嬴政眉頭緊鎖。
同宗,做夢!
他怎麽沒有想到呢,犯下如此滔天大禍的人,該被宗族除名才是。
同族同宗,他不配!
【古往今來,這謀反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被逼謀反,一種是主動謀反,而他們選擇的方式一般也是兩種,一種是提高自己,一種是貶低對方。】
【然而咱們只要是個正常人就知道該選擇哪一種,我們站在趙高的角度上來看,想得簡單些,那就是他想要謀反,從拉攏小老板開始。】
正常人?
正常人選哪一種?
正常人誰會成天地想著謀反呢?
【假如這是一個權謀劇本,趙高從一開始就有了野心,他首先拉攏胡亥,給胡亥好處,教胡亥怎麽討秦始皇的歡心,然後給胡亥洗腦,傳輸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在外出巡游時和胡亥一起搞死嬴政,而後又借胡亥的手將秦始皇的子女和親信一一殺死,而從這裏開始就已經是一個貶低的過程,這些加上賦稅徭役的持續加重,秦朝的聲望一落千丈,這時候他再站出來謀反,就像一個正義使者一樣。】
眾人真是小刀喇屁股,開了眼了。
一個趙高,怎麽會有如此心計?
然而,眾人也不得不承認,趙高的能力確實不俗。
他在朝中時,能幫陛下做的事,許多人都做得不如他做得讓陛下滿意。
可是這麽一個人,有野心也就罷了。
竟是想毀天滅地一般,該死!
死了也該不得安寧!
【不過呢,以上只是他的一個理想狀態,事實上並不能這麽順利,而且就算胡亥不行,但到底是嬴政的親生的兒子,胡亥即位名正言順,趙高可就不行了。】
【趙高也覺得好像差點意思,於是他就導演了一出宮廷大戲,“指鹿為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胡亥和趙高商議說:“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我啊,年紀輕,剛剛即位,天下人都不服我。怎麽辦呢?他就想起了自己老爸,“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先帝巡游,以示自己的威懾,如今我不去就顯得我很懦弱。】
【然後胡亥也巡游去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巡游本沒什麽,在場的眾人其實都能體諒秦始皇,甚至於陪同前去也與有榮焉。
但是想著胡亥做的那些糟心事兒,跟他一起巡游怕都是要被罵的吧。
【對於巡游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們就不說了,秦始皇都不能避免的問題,我不相信胡亥能做得更好。】
【但是這兒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下,為什麽胡亥會想要巡游呢?他的話裏說了,就是因為天下人不服他,那更是在側面說明了當初秦始皇巡游不是沒有用的,而當初秦始皇巡游時,也是天下初定時。】
女子說這話許多人都沒太明白,不明白她為何要強調這個。
難道有人說秦始皇巡游沒用嗎?
是了,想起先時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們,對於他們而言或許巡游的用處真的不大吧,就算有也被他們的怨念消磨了。
【後來他又跟趙高商量,覺得很多人不服他,兩個人一合計,不服,殺了,於是兄弟姐妹們就遭了殃,“宗室振恐。”而大臣們能夠幸免嗎,當然不能,“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公元前 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嬴駟簡直氣得嘴唇發抖,因為嬴政而燃起的那種自信如今已經消失殆盡。
祖宗基業被胡亥丟得一幹二凈,臉也被他丟得一幹二凈了。
許多人跟他一樣,看著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們都順眼了許多,幸虧沒像胡亥一樣啊。
【除了這些,他在把秦始皇的葬禮辦好之後,就又開始修阿房宮,在這裏,胡亥的玩樂本性就開始顯現出來了,他大部分的事情還是遵從嬴政以前的規矩,只是又在宮中養些供玩樂的牲畜,又招士兵守衛鹹陽,又征調糧食,說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太史公予以評價,“用法益刻深。”也就是說咱們以前就認為的嚴刑峻法,這時候是更嚴苛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那到底是怎麽樣的一種嚴苛的法令?
許多人不敢想象,因為他們覺得如今的秦法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了,如果更加嚴苛,那大家都不要活了好了!
【然而“用法益刻深”,咱們輕飄飄幾個字,秦朝的百姓們那可就是遭了殃,本來在嬴政時他們就有所不滿了,但是嬴政是誰,他是那個統一了六國的男人,所以想反的人並沒有那麽多,都見識過他的厲害,都看到過他的成功。可嬴政一死,許多人就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再加上秦朝的律法更加恐怖,這也算是逼上梁山了。】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梁山?
幕中女子怎麽會突然提到梁山呢?
聽聞幾十年前的梁山泊起義搞得轟轟烈烈,女子說的是那次嗎?
看起來倒是挺像的,那時候的大宋比之秦末可能也差不了多少了。
辛棄疾想,收回失地很重要,但是改變現狀也很重要。
這些天他看得分明,一個朝代的興衰都是能從百姓的生活裏看得出來的。
百姓中出亂子了,若是不解決,亂子只會越來越大,直至某天無法鎮壓。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一開始看著好像就那麽一小戳人蠢蠢欲動,但是在很多時候,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帶頭的人,前面有人沖了,他們就不覺得可怕了,於是各地紛紛起義,有些可能根本沒什麽實力,可能拖家帶口的就去了,但是架不住他們人多啊。】
【一開始胡亥聽聞謀反之事,還只是有些生氣,便讓人去處理,得到的反饋自然是,“都是些小賊而已,陛下您英明神武,那些人害怕您,三兩下就繳械投降了。”這樣的話,秦二世自然樂意聽,然而等他都知道真相的時候,秦國已經成為一個篩子了。】
奸臣誤國!
奸臣誤國啊!
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地去想。
似乎每一個亡國之君或是惹了大禍的君主身邊都有這麽一些奸佞小人,楚懷王身邊的靳尚,秦始皇、胡亥身邊的趙高,唐玄宗身邊的李林甫、楊國忠,還有宋徽宗身邊的北宋六賊。
這實在是太令人心驚了!
【因為反的人太多,後來秦國的軍隊根本就不夠用,就有人提議讓胡亥放了那些在服役的人,讓他們參與戰鬥,emm……】
【咱們往戲劇性的方向去想哈,之前謀反的那些人,他們是什麽人呢?是許許多多的底層官吏和百姓,而這些官吏不用服役,但是這些百姓要啊,結果就逼得不得不反,反了肯定不可避免地就要打仗,戰場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那些服役的人一看,現在反的人那麽多,而自己飯都吃不飽,還不如一起反了,說不定還能搶口飯吃呢。】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讓這些人去打仗,真是想得出來。
幕中女子說是戲劇性的,但是真的戲劇嗎?只怕是不盡然吧。
那些人有許多都是六國舊人,而那些是什麽人,不還是六國舊人嗎?
雖然不全都如此,但也差不多了。
讓他們在剛滅國就自相殘殺,怎麽可能呢?
嬴政捏了捏眉心,簡直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他為何要把那些個六國舊人發配到邊關、發配到偏遠險峻的地區、發配去幹苦力?
唉,無此子矣。
【眼看著紙包不住火了,感覺天下已經快要大亂了,趙高這個權力還沒玩夠呢,他不想胡亥去聽那些大臣們的意見,大概也是不想胡亥把錯歸結到自己身上,於是他就跟胡亥提建議,說你這天天上朝和那麽多大臣商議事情,太不神秘了,顯得一點也不厲害,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更改,咱們不如神秘一點。】
【於是,胡亥就常和趙高兩個人私底下決議事情,趙高可謂一手遮天,然而這個時候,李斯在做什麽呢?】
大臣們也不知該如何評價胡亥這個公子了。
幸虧是陛下聖明,願意處決了他,若是讓他坐上那個位置,只怕是他們也要反了。
說起李斯,眾人越發氣憤起來。
陛下如此信任他,他怎能如此呢?
若是他們在李斯那個位置定是能比李斯做得更好。
以前立下些功勞有什麽了不起的,大是大非面前拎不清,該死。
眾人這時候站著說話也不腰疼,也不管自己平時裏是不是個貪生怕死愛慕虛榮之輩,這時候看到蒸蒸日上的大秦後來會被搞成這個樣子,都紛紛氣憤不已。
【我們對於李斯的能力一直是持有一個肯定的態度的,但是他上了胡亥的賊船一開始肯定還是想保持自己的地位,讓秦國更加繁榮富強,讓自己能夠名垂千史,但他顯然不會想到胡亥這麽不像話,趙高這麽膽大妄為。】
這也算是陰溝裏翻了船了吧。
李斯還跪在地上。
他能不心痛嗎?
他是看著秦朝一路走過來的那個人。
秦朝如今的功績到處都是他的身影,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然而這個時候他的地位已經不及趙高,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和趙高硬碰硬,只能寄希望於讓胡亥清醒過來,讓他知道秦國是他的國家,可李斯的那一套說辭,在胡亥這兒已經不頂用了,他跟胡亥說現在的起義者們都是那些被徭役賦稅壓垮的人,阿房宮可以先不修了。】
【誰知道他道理多,胡亥比他的更多,胡亥舉了堯舜禹的例子,說人家堯舜禹那麽厲害的都那麽能吃苦,這天下人啊,就是過得太好了,他話鋒一轉,又說這些人“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那些窮困的東西有什麽好學習的呢?“朕尊萬乘,毋其實,吾欲造千乘之駕,萬乘之屬,充吾號名。”他認為他是萬乘之主,他的東西就應該是最好的,這才配得上他的名號。】
呸!
百姓們巴不得沖著胡亥吐口水。
他們如今個個都瘦得皮包骨頭了,他們還活得太好了。
見過不要臉的,真是沒見過像胡亥這麽不要臉的。
以往不管是說的誰,眾人還能冷靜,現在說到胡亥,那是冷靜不了一點半分。
【好家夥!然後他理直氣壯地說,先帝建立那般的偉業,他自己個兒才登基了兩年,天下便有了那麽多反對者。一般來說,說到這兒就該自我反思了吧,誒,胡亥就偏不,他開始PUA了,“你們不能平定叛亂,到這兒來怪上領導了?做事做不好,現在又要我暫停先帝的功業也就是阿房宮的事情,要你們何用啊?”】
【然後李斯等一眾人就被下了獄,這麽一看,胡亥也不算個草包,至少能言善辯吧。攤手.jpg】
什麽pua,什麽jpg,沒有人在乎了。
所有人都開始譴責胡亥。
“此子厚顏無恥!”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陛下雖嚴,可到底建立這天下偉業,他算哪根蔥?我呸!”
一時間,先時還對秦始皇不滿的人都開始為秦始皇說話了。
有個這樣的不孝子,也是個可憐人了。
哪有帝王混到他這般的啊!
【但是他這麽做,背後有沒有趙高的推動呢?我想應該是有的,我們之前說了,胡亥即位一開始李斯是不同意的,他認為這不是秦始皇的意思,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勉強答應了,但是胡亥高興嗎?不高興,可李斯在朝堂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畢竟丞相嘛,這樣一來難以避免地就和胡亥的一些觀點沖突,而這些觀點大多數可能都是趙高的意思,這自然讓趙高對自己所掌握的權力不滿。】
【於是,趙高就想辦法整李斯,李斯在獄中多次想要上書胡亥,都被趙高給攔了下來,後來趙高給他編制了一個謀反的罪名,李斯被夷三族,一個權傾天下的宰相就這樣被人害死了。】
額……
眾人的一腔怒火頓時不知往哪處撒了。
不得不說,胡亥真是個狠人啊!
大家一時忍不住站到李斯那邊,忍不住想李斯也是一時糊塗啊!
也不知若他早知道自己的結局他會怎麽做,可不管怎麽做,大抵也不會做相同的選擇了。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深刻地理解了司馬遷說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李斯若是在沙丘死了,那或許他的死就重於泰山了,可他偏偏選擇了這麽一條輕於鴻毛的死法。
可惜啊!
【在古代,栽贓用謀反的罪名似乎屢試不爽,為什麽呢?因為帝王都太在乎這個事兒了,他們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寧肯錯殺不肯放過,這個時候最需要李斯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或者說只有秦始皇真正想搞事業的領導才需要李斯這種事業批,而像胡亥這種專註享樂的,聽到李斯的聲音就煩,一聽對方謀反,好大膽,斬了。】
嬴政點了點頭。
是!是該如此!
所以自己為何先前沒有動手呢?
早在知道胡亥大逆不道的時候就該斬了!
【而李斯這個人,我們一向不覺得他是個什麽多好的忠臣,但是我們卻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秦朝的建立其中有他很大的功勞,秦始皇走向千古一帝的美名,他也是出了不少的力的。】
【落得這麽個下場其實他自己也有責任,如果早在沙丘之變他有不同的選擇,那可能他的名聲不會是現在這樣,然而他的性格導致他不可能會像扶蘇那樣選擇自裁或者是什麽都不顧對趙高和胡亥進行反抗,他更像是一個唯利主義者,他只會選擇看起來對自己最好的一條路,從他私人來說,他的選擇並沒有錯,至少多茍活了兩年。】
李斯垂著頭。
是嗎?
兩年茍活。
可是又有什麽用呢?
他也承認自己似乎真是唯利是圖的人,凡事都考慮著自己的利益。
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真的錯了嗎?
【但我想他死前或許也會後悔,他努力一生為了什麽呢?不就是為了成為那只糧倉裏的老鼠嗎?然而到最後,他早知道是這樣憋屈地死去,不如兩年前痛痛快快地幹一場。】
【或許,李斯一開始就錯了,老鼠不管是在茅廁還是在糧倉,始終只是一只老鼠,他為什麽不能成為一只猛虎,一只雄鷹呢?】
李斯猛地擡頭,精神也開始恍惚起來。
是啊,眾人先時對他那老鼠的說法還覺得很有道理。
可是老鼠始終是老鼠,他們曾經的志向是做一只老鼠嗎?
不是啊!
誰沒有青雲之志呢?
誰不想成為王者呢?
李斯真是錯了。
【李斯一死,趙高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搞出這麽多事,到底想要做什麽呢?無獨有偶,不過是想謀反罷了。大家能註意到,趙高其實也是嬴姓,趙氏,這說明他和秦國皇室是有關系的,不一定是親戚,甚至算不上遠親,可能是同宗,這也是他可以利用的一點。】
嬴政眉頭緊鎖。
同宗,做夢!
他怎麽沒有想到呢,犯下如此滔天大禍的人,該被宗族除名才是。
同族同宗,他不配!
【古往今來,這謀反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被逼謀反,一種是主動謀反,而他們選擇的方式一般也是兩種,一種是提高自己,一種是貶低對方。】
【然而咱們只要是個正常人就知道該選擇哪一種,我們站在趙高的角度上來看,想得簡單些,那就是他想要謀反,從拉攏小老板開始。】
正常人?
正常人選哪一種?
正常人誰會成天地想著謀反呢?
【假如這是一個權謀劇本,趙高從一開始就有了野心,他首先拉攏胡亥,給胡亥好處,教胡亥怎麽討秦始皇的歡心,然後給胡亥洗腦,傳輸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在外出巡游時和胡亥一起搞死嬴政,而後又借胡亥的手將秦始皇的子女和親信一一殺死,而從這裏開始就已經是一個貶低的過程,這些加上賦稅徭役的持續加重,秦朝的聲望一落千丈,這時候他再站出來謀反,就像一個正義使者一樣。】
眾人真是小刀喇屁股,開了眼了。
一個趙高,怎麽會有如此心計?
然而,眾人也不得不承認,趙高的能力確實不俗。
他在朝中時,能幫陛下做的事,許多人都做得不如他做得讓陛下滿意。
可是這麽一個人,有野心也就罷了。
竟是想毀天滅地一般,該死!
死了也該不得安寧!
【不過呢,以上只是他的一個理想狀態,事實上並不能這麽順利,而且就算胡亥不行,但到底是嬴政的親生的兒子,胡亥即位名正言順,趙高可就不行了。】
【趙高也覺得好像差點意思,於是他就導演了一出宮廷大戲,“指鹿為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